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同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關情況。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是為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比如,除特殊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不再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對于跨地區流動人員也不再查驗,不開展落地檢等。
優化措施不是完全放開不防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這次的優化并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主動的優化而不是被動的,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征,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特別是對二十條實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等因素,綜合考慮所作出的。
居民沒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相關的藥物在新冠治療過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強對這些對癥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和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
同時,通過分級分類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會選擇居家治療的方式,要求基層的醫療機構、藥品零售網點等要做相應的準備,來保證藥物的可及性。要提示大家,沒有必要去囤積和搶購藥物。隨著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是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
救治患者不以核酸檢測為前提
郭燕紅介紹,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患者無論有沒有核酸結果,醫療需求都必須也應該得到滿足。所有醫療機構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對患者進行拒診,特別是沒有核酸結果的這些緊急就醫者,有很多是急危重癥,容易造成治療的延誤,更要及時為這些患者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要求所有醫療機構要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的搶救制度,同時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救治患者絕對不能以是否有核酸檢測結果為前提條件。
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
“新十條”明確,要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接種以后獲益遠大于風險?!眹倚l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介紹,通過對34億劑次、超過13億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應監測發現,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其他一些疫苗相當,老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年輕人。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只要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编嵵覀フf。
選擇此時優化防控措施會有風險嗎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有些措施也在進一步加強?!眹倚l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紹,有關部門正在持續加強疫苗、藥物的研發,疫苗接種和藥物的儲備,醫療救治資源的準備,病毒變異、疾病嚴重性、醫療資源使用情況的監測等,同時不斷凝聚社會共識。
李斌表示,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風險仍然存在。當前需要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各地報告感染后重癥、死亡情況,以及醫療資源占用的情況,嚴防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
恢復到疫情前生活狀態需要哪些條件
梁萬年介紹,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供給,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一些條件,或者是關鍵要素。
當前要繼續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一是加強疫苗的接種,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種。
二是要加強藥物的研發、生產、儲備,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
三是要關注病毒的變異,持續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特別要關注病毒的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
四是優化完善醫療救治的方案和資源的準備。比如說分級診療方案落地的相關政策、救治設備、物資、空間、人力資源的準備等。
五是強化基層能力建設。充實基層的專業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強居民的健康監測和管理。
六是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保護,對醫院、養老院、福利院、托幼機構、中小學等重點機構的人員密集情況要加強管理。
七是加強宣傳溝通,提升個人的健康意識。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李琪 綜合整理
權威解讀
五“不得”
●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 (鄉鎮)等區域
●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各地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
●不得限制群眾線上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處方藥物
●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
一“嚴禁”
●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
五“不”
●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其他人員愿檢盡檢
●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
●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
●不再開展落地檢
多個“要”
●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
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也可自愿選擇集中隔離收治
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密切接觸者采取5天居家隔離,也可自愿選擇集中隔離,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后解除隔離
●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要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作出專項安排
●要逐級開展接種禁忌判定的培訓,指導醫務人員科學判定接種禁忌
●各地各校要堅決落實科學精準防控要求,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校園內超市、食堂、體育場館、圖書館等要正常開放。有疫情的學校要精準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
幾類特殊人群
●轄區內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將醫務人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電氣暖等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社會正常運轉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保障正常醫療服務和基本生活物資、水電氣暖等供給。
●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為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
內容摘自《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